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12岁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等。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困难、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悲伤、自我否定、回避社交、躯体不适、学习效率降低等症状。
患儿可能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表现为经常哭泣、易怒或情感麻木。部分儿童会表达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伤倾向。家长需注意观察其情绪波动是否伴随拒绝上学或反复提及死亡等危险信号。
对既往喜爱的活动明显失去兴趣,如突然放弃兴趣爱好、拒绝参与集体活动。可能长时间独处或沉迷虚拟世界,伴随对表扬奖励无反应等表现。建议家长通过共同游戏逐步重建兴趣连接。
常见入睡困难或早醒,少数表现为睡眠过多。部分患儿夜间频繁惊醒伴噩梦,白天出现明显疲倦感。需排除生理性睡眠问题,若持续存在建议记录睡眠日记协助医生判断。
体重短期内增减超过5%需警惕,可能表现为暴饮暴食或拒绝进食。部分儿童出现非器质性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家长应保持规律饮食环境,避免强迫进食加剧情绪对抗。
学习成绩骤降伴作业拖延,课堂表现出现走神、小动作增多。部分患儿合并焦虑会出现反复检查作业等强迫行为。需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鉴别,专业评估应包括教师反馈意见。
建议维持规律作息并保证每日户外活动,优先选择富含色氨酸的牛奶、香蕉等食物。避免给予过高学业压力,鼓励通过绘画、日记等方式表达情绪。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影响社会功能,须及时至儿童心理科就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