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抑郁症怎么办

5185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调整、社会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神经递质失衡、创伤事件、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人际关系疗法可改善社交功能缺陷,尤其适合因人际冲突诱发的抑郁。心理治疗需由专业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师主导,建议每周进行1-2次,持续3个月以上。家长需陪同患者定期复诊并记录情绪变化。

2、药物治疗

盐酸氟西汀胶囊可调节5-羟色胺水平缓解持续情绪低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伴随焦虑症状的抑郁有效,米氮平片适用于伴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需监督服药并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戒断反应,调整剂量须经专业评估。

3、生活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每日7-8小时睡眠能改善情绪调节能力。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饮食应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高糖加工食品摄入。家长需协助制定并监督执行每日活动计划表。

4、社会支持

家庭成员应避免批评指责,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表达关心。鼓励参与亲友聚会等低压力社交活动,但不宜强迫其立即恢复社会功能。夫妻共同参加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互动模式。建议家长学习抑郁症相关知识,建立合理的康复预期。

5、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对药物无效的难治性抑郁可能有效。光照疗法适用于季节性抑郁障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专业设备。严重自杀倾向或木僵状态患者可能需要改良电抽搐治疗,这种干预需严格评估适应证和风险。

抑郁症康复期间需保持环境安静稳定,避免重大生活变动。家属应妥善管理家中危险物品,定期陪同复诊评估疗效。可记录每日情绪波动、睡眠质量和活动完成情况,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注意识别自杀风险信号如安排后事、突然情绪平静等,出现此类情况须立即联系精神科急诊。恢复工作应循序渐进,初期可选择轻度体力劳动或缩短工时,用人单位应提供合理的工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