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底血筛查项目有哪些

7934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项目主要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半乳糖血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这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治疗。

1、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患儿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皮肤毛发颜色变浅等症状。筛查通过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进行诊断。确诊后需严格限制苯丙氨酸摄入,使用特殊配方奶粉如苯酮安1号配方粉,并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水平。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由甲状腺发育不良或激素合成障碍引起。典型表现包括黄疸消退延迟、喂养困难、便秘、肌张力低下等。筛查通过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实现。确诊后需立即开始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如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红细胞酶缺陷疾病。接触氧化性物质后可能引发急性溶血,表现为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筛查通过检测红细胞G6PD酶活性进行。确诊后需避免接触蚕豆、萘丸等诱发物,急性溶血时可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辅助治疗。

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多因21-羟化酶缺乏导致皮质醇合成障碍。女婴可能出现外生殖器男性化,严重者可发生肾上腺危象。筛查通过检测17-羟孕酮水平实现。确诊后需终身使用氢化可的松片或醋酸可的松片进行替代治疗,并根据生长发育调整剂量。

5、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由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缺乏引起。患儿喂养后可能出现呕吐、黄疸、肝肿大等症状。筛查通过检测红细胞酶活性或半乳糖代谢产物实现。确诊后需立即停用含乳糖食品,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如纽康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并避免所有乳制品摄入。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通常在出生48小时后进行,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送检。家长需配合医院完成筛查并及时查询结果。对于筛查阳性患儿,应遵医嘱尽快完成确诊检查。日常护理中注意观察喂养情况、精神状态及大小便变化,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避免接触筛查疾病相关禁忌物质,按时完成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