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7934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儿童低血糖可能由长时间空腹、剧烈运动、胰岛素分泌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葡萄糖、静脉注射葡萄糖、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1、长时间空腹

儿童胃容量较小,长时间未进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常见于夜间睡眠后未及时吃早餐或两餐间隔过长。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乏力等症状。家长需定时提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避免空腹时间超过4小时。若出现症状可立即给予含糖饮料或糖果缓解。

2、剧烈运动

高强度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可能引发低血糖。运动时肌肉消耗大量葡萄糖,儿童肝糖原储备较少更易发生。常见于体育课后出现头晕、颤抖等症状。建议家长在运动前1小时让孩子食用香蕉、饼干等食物,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糖电解质饮料。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可应急使用。

3、胰岛素分泌异常

胰岛细胞增生症或胰岛素瘤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引发持续性低血糖。可能伴有抽搐、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胰岛素测定等确诊。治疗可使用二氮嗪口服混悬液抑制胰岛素分泌,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晨起空腹血糖。

4、遗传代谢性疾病

糖原累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等遗传病会影响葡萄糖生成。多在婴儿期发病,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肌张力低下。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需严格遵循特殊饮食方案,如生玉米淀粉混悬液维持血糖稳定。家长应接受专业营养指导,随身携带葡萄糖凝胶应急。

5、肝脏疾病

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病变会削弱糖原分解功能。常伴随黄疸、肝肿大等体征。需检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治疗原发病同时,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重症患儿可能需要肝移植手术。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变化,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

家长应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表,每3-4小时提供一次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正餐或加餐,如杂粮粥、蒸红薯等。随身携带果汁盒、葡萄糖片等应急食品。避免过度限制甜食导致报复性进食。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糖,记录低血糖发作时间与诱因。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运动时穿着明亮颜色服装便于识别异常状态。家中常备血糖仪和50%葡萄糖注射液,照料者需掌握低血糖急救方法。出现频繁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