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少而细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息肉、肠梗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长期摄入低膳食纤维食物或饮水不足会导致粪便体积缩小。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缺乏时易形成细条状大便。可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肠道蠕动异常可能使食物残渣在结肠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变细。常伴随腹胀、排便不净感。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
功能性肠病会引起肠道敏感性增高和运动失调,表现为大便形态改变。可能与精神压力、内脏高敏感性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或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调节肠道动力。
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可能造成肠腔狭窄,使粪便通过时受压变形。多数患者无疼痛但可能出现便血。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较小息肉可在肠镜下切除,较大息肉需行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肿瘤、肠粘连等导致的不完全性梗阻会使粪便难以通过狭窄部位,形成铅笔样细便。可能伴随腹痛、呕吐等症状。需通过CT或造影检查明确梗阻部位,严重者需行肠切除吻合术解除梗阻。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不动,每天进行30分钟步行等适度运动促进肠蠕动。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若持续出现细便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需立即进行肠镜或影像学检查。烹饪时优先选择蒸煮方式,减少油炸食品摄入,可适量补充含有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