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孕妇肛门有肉突出可能是痔疮或直肠脱垂引起,通常与妊娠期腹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随着胎儿发育,子宫增大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肛门周围静脉丛充血肿胀。孕妇可能出现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伴有轻微出血或瘙痒。建议采取侧卧位休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帮助改善循环。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血管壁松弛,加上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容易形成痔静脉曲张。表现为肛门处柔软肿物,排便后可能自行回纳或需手动推回。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太宁乳膏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孕期肠道蠕动减慢,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易引发便秘。排便用力会导致肛垫下移形成痔核,可见肛门边缘紫红色柔软肿块。需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直肠黏膜层或全层脱出,呈现环形皱襞样肿物,伴有肛门坠胀感。轻度脱垂可尝试排便后手法复位,严重者需产后进行硬化剂注射治疗或手术修复。
若肿物伴红肿热痛可能为感染所致,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孕妇。需就医排除肛瘘等疾病,医生可能开具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合并发热时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治疗。
孕期出现肛门肿物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避免抓挠。饮食需保证每日25克膳食纤维摄入,推荐燕麦、西蓝花等食材。若肿物持续增大、出血量多或无法回纳,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产后随着腹压降低,多数痔疮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反复脱出者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