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分类有哪些

7.41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心律失常主要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和早搏四大类,具体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类型。

1、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指心率超过100次/分的心律异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窦性心动过速多由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等生理因素引起,房颤则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表现为心悸、乏力等症状。室颤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电除颤抢救。

2、缓慢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心率低于60次/分的心律异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或睡眠状态,病理性原因包括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致阿斯综合征发作,需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

3、传导异常

传导异常指心脏电信号传导路径或速度的障碍,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二度阻滞可出现心搏脱落,三度阻滞时心房心室活动完全分离。左束支传导阻滞常见于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增宽。

4、早搏

早搏是提前出现的心搏,根据起源部位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偶发早搏多为良性,频发室性早搏可能诱发室速,需评估结构性心脏病。动态心电图可明确早搏负荷量,治疗包括纠正诱因和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时及时心内科就诊。根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医生可能选择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等干预措施,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复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