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床长白色物质可能由口腔溃疡、鹅口疮、黏液囊肿、口腔白斑或牙结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抗真菌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创伤或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出现圆形白色溃疡,边缘红肿伴灼痛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炎症,配合西地碘含片抑制细菌,疼痛明显时可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愈合。
白色念珠菌感染会在口腔黏膜形成乳白色伪膜,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或口服氟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哺乳期婴幼儿发病时,家长需对奶瓶严格消毒,母亲乳头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
唾液腺导管阻塞可能形成半透明囊泡,破裂后遗留白色纤维膜。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直径超过1厘米需手术切除。术后需避免损伤创面,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预防感染,若反复发作需排查导管结构异常。
长期吸烟或机械刺激可能引起黏膜角化异常,表现为无法擦除的白色斑块。确诊需活检排除癌变,轻度可用维A酸乳膏局部治疗,中重度需采用冷冻或激光去除病灶。患者必须戒烟并定期复查,防止恶变为口腔鳞癌。
钙化的菌斑堆积在牙龈缘形成硬质白色沉积物,可能刺激牙龈出血。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术清除,术后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含漱。日常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
出现牙床白色病变需避免自行挑破或刮除,每日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口腔,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若白色物质持续2周未消退、伴随出血或快速增大,应立即到口腔黏膜科或牙周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