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牙龈出血怎么办

7.05万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怀孕期间牙龈出血可通过调整口腔卫生习惯、补充维生素、使用软毛牙刷、定期口腔检查、遵医嘱局部用药等方式改善。牙龈出血通常由激素水平变化、牙龈炎、维生素缺乏、口腔卫生不良、妊娠期龈瘤等因素引起。

1、调整口腔卫生习惯

孕期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出血。建议每日刷牙2-3次,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与牙龈交界处,配合牙线清除牙缝食物残渣。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刷牙后可用淡盐水漱口帮助收敛牙龈。若出血持续,可改用含氟化亚锡的牙膏抑制牙龈炎症。

2、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C缺乏会降低牙龈组织修复能力,维生素K不足则影响凝血功能。孕妇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菠菜、羽衣甘蓝等维生素K来源。若饮食摄入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或复合维生素制剂,避免过量补充引发胃肠不适。

3、使用软毛牙刷

硬毛牙刷易损伤肿胀的牙龈组织,建议选择刷毛直径不超过0.18毫米的超软毛牙刷,刷头长度覆盖2-3颗牙齿为宜。刷牙时保持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轻柔清洁。电动牙刷可选择声波式,避免旋转式对牙龈的机械摩擦。牙刷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

4、定期口腔检查

妊娠期龈炎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增加早产风险。孕中期4-6个月是口腔治疗相对安全期,可进行洁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就诊前需告知产科医生,避免仰卧位时间过长引发低血压。口腔科医生可能推荐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但须严格遵循使用周期。

5、遵医嘱局部用药

对于顽固性出血,医生可能开具碘甘油局部涂抹或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孕期B类用药。妊娠期龈瘤若影响咀嚼,可在孕中期手术切除。禁止自行使用含甲硝唑或四环素的药物。若伴随牙齿松动或化脓,需排除颌骨囊肿等疾病,必要时进行牙周夹板固定。

孕期牙龈出血护理需注意每日观察出血量及颜色变化,记录出血诱因如进食硬物或特定体位。饮食避免过烫、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酸奶等益生菌摄入调节口腔菌群。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轻牙龈充血,侧卧时可用孕妇枕垫高头部改善血液循环。若出血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应立即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产后6周应复查口腔状况,多数激素相关性牙龈问题在分娩后会逐渐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