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甲腔长包一按就痛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毛囊炎、外耳道疖肿、淋巴结炎或耳部软骨膜炎等原因引起。耳甲腔长包伴随按压疼痛通常与局部感染、炎症反应或组织增生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的囊性肿物。囊肿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按压时疼痛加剧。患者可能伴有局部皮肤发红、渗出脓液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感染严重时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若囊肿反复发作或体积较大,可能需手术切除。
毛囊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耳甲腔部位毛发密集,易因搔抓、清洁不当导致细菌侵入。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按压有明显疼痛感。治疗可遵医嘱外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严重者需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患处。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软骨部毛囊的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污水入耳后,表现为耳部剧烈跳痛,耳甲腔可能出现红肿包块。患者可伴有耳闷、听力减退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鱼石脂软膏促进化脓,配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疖肿成熟后需由医生切开引流,禁止自行挑破。
耳周淋巴结炎多由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引起。耳甲腔淋巴结肿大时可能触及疼痛性包块,可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触诊包块质地较硬且有活动度。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局部可热敷缓解疼痛。若形成脓肿需手术引流。
耳部软骨膜炎是耳廓软骨膜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外伤、冻伤或感染有关。表现为耳甲腔局部肿胀、发红,按压疼痛明显,严重者可能出现耳廓畸形。治疗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配合硫酸镁湿敷。慢性期可能需手术清除坏死软骨。
耳甲腔长包期间应避免挤压、抓挠患处,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包块迅速增大、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须立即就诊。日常注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耳部出现不明原因包块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性质,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