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没有药时可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热敷缓解、饮食调理、保持空气流通等方式缓解症状。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感冒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鼻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缓解鼻塞和喉咙不适。温开水或淡盐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以免加重脱水症状。若伴有发热,水分补充更为重要。
充足的睡眠能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建议每日保持8小时以上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减少能量消耗。休息时可抬高头部缓解鼻塞,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儿童和老年人需延长卧床时间。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或前额,每次10分钟,每日重复多次,能减轻鼻窦充血和头痛。蒸汽吸入也有助于稀释黏液,可在热水中加入少量薄荷精油。注意避免烫伤,儿童需家长监督操作。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类、汤面等。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以及姜茶、蜂蜜水等温热饮品。避免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减少胃肠负担。蛋白质摄入可帮助修复受损黏膜。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病原体悬浮,避免二手烟或粉尘刺激呼吸道。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冷风加重症状。
感冒期间建议穿着宽松衣物,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痛或症状超过一周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度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降低感冒发生概率。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