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鸣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声音治疗、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耳鸣可能与噪声暴露、耳部疾病、心血管异常、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内嗡嗡声、蝉鸣声或搏动性杂音。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缓解血管痉挛性耳鸣。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使用耳塞防护可预防噪声性听力损伤。保持规律作息能改善内耳微循环,建议每日睡眠7-8小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血管性耳鸣尤为重要。部分患者通过颈部按摩或热敷可减轻肌肉紧张导致的耳鸣。
白噪声发生器或助听器可掩蔽耳鸣声,适用于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定制声治疗需耳鼻喉科医师指导,常用粉红噪声或自然声频。音乐疗法选择舒缓曲目,音量控制在30分贝以下。部分医院提供习服治疗,通过特定声刺激重建听觉中枢过滤功能。长期坚持声音治疗可降低耳鸣感知强度。
甲钴胺片可营养听神经,改善代谢障碍性耳鸣。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适用于血管痉挛性耳鸣,能扩张内耳血管。银杏叶提取物片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对老年性耳鸣可能有效。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可使用泼尼松片冲击治疗。需注意盐酸倍他司汀片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患者对耳鸣的灾难化认知。正念减压训练能降低耳鸣相关的焦虑抑郁情绪。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耳鸣困扰。团体心理治疗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建立积极应对策略。严重心理障碍者需配合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听神经瘤压迫导致的耳鸣需行肿瘤切除术。中耳炎引发的耳鸣可通过鼓室成形术改善通气。血管畸形压迫听神经时,血管减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于重度耳聋伴耳鸣患者。术前需完善纯音测听、ABR等检查评估手术指征。
耳鸣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突发耳鸣加重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时须立即就医。长期耳鸣者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