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后天精神病通常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后天精神病主要指由环境因素、心理创伤或脑部损伤等非遗传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与遗传性精神疾病有本质区别。
后天精神病的发生往往与个体经历密切相关。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可能诱发焦虑或抑郁状态,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自然灾害等突发创伤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脑部物理损伤如外伤、中风或肿瘤可能直接破坏神经功能导致精神症状。这些后天因素不会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不存在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可能性。
极少数情况下,某些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遭遇后天刺激时更易出现精神症状。例如携带特定基因变异的人群在遭受童年虐待时,患抑郁症的概率可能略高于普通人群。但这种遗传倾向与疾病本身有本质区别,不能等同于疾病遗传。临床上常见的后天获得性精神障碍包括反应性精神病、创伤后应激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这些疾病均无明确遗传证据。
对于有后天精神病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关注心理健康维护。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环境压力,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能早期识别异常。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认知功能下降或行为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通过心理治疗、环境调整等干预措施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