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喝奶老是呛到咳嗽可通过调整喂奶姿势、控制奶嘴流速、少量多次喂养、拍嗝排气、检查奶嘴型号等方式缓解。呛奶咳嗽通常由喂养姿势不当、奶嘴流速过快、吞咽功能不协调、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敏感等原因引起。
喂奶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的半直立姿势,身体与地面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哺乳期母亲可用手臂托住宝宝头颈部,奶瓶喂养时注意奶瓶倾斜角度不要过大。这种姿势能减少奶液反流至咽喉的概率,帮助奶液自然流入食管。
选择适合月龄的慢流量奶嘴,新生儿建议使用S号圆孔奶嘴。喂奶前可将奶瓶倒置测试,奶液以每秒1-2滴匀速下落为宜。若奶液呈线状流出需更换奶嘴。流速过快会导致宝宝来不及吞咽,增加呛咳风险。
单次喂奶量不超过120毫升,间隔2-3小时喂养一次。发现宝宝吮吸急促时可暂停10-15秒,待其调整呼吸节奏。早产儿或吞咽协调性差的宝宝可采用5-10毫升微量喂养法,使用注射器或特殊喂养杯辅助。
每喂完30-50毫升奶后竖抱宝宝,让其头部靠于成人肩部,空心掌由下向上轻拍背部1-2分钟。拍嗝能排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呛咳。若拍嗝后仍频繁呛咳,可能与胃食管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反流。
奶嘴孔过大或材质硬化会导致流速失控。建议每月更换奶嘴,选择仿母乳设计的硅胶奶嘴。Y型或十字型奶嘴更适合3个月以上宝宝。若宝宝伴有喉鸣音或喂养时面色发绀,需警惕喉软骨软化症等器质性问题。
家长需注意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强行喂奶。喂奶后维持竖抱姿势20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呼吸音。若呛咳伴随发热、呼吸急促或反复肺炎,应及时排查先天性喉喘鸣、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日常可进行口腔按摩训练,帮助宝宝增强吞咽协调性,6个月后逐渐添加糊状辅食锻炼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