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湿疹患者应避免抓挠患处、接触刺激性物质、过度清洁皮肤、穿着不透气衣物及长期处于干燥或高温环境。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正确护理有助于控制症状。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继发感染或加重炎症反应。湿疹瘙痒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或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
洗涤剂、香皂、香水等化学物质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接触水时建议缩短清洗时间,水温保持在32-37摄氏度,清洗后立即涂抹凡士林软膏等保湿剂。清洁用品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配方。
每日沐浴次数不超过1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沐浴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清洁时选用丝塔芙温和保湿沐浴露等低敏产品。过度清洁会剥离皮肤天然油脂,加剧干燥和瘙痒。
化纤、羊毛等材质可能摩擦刺激皮肤,宜选择纯棉、丝绸等透气面料。衣物清洗时须彻底漂洗,避免洗涤剂残留。新衣物穿着前应先洗涤,减少甲醛等化学物质接触。
环境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冬季可使用加湿器。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暖气、电热毯等热源,高温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外出时做好防晒,紫外线可能诱发湿疹发作。
湿疹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致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但不建议盲目忌口。贴身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60摄氏度以上热水洗涤。若出现皮肤渗液、脓疱或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复合制剂控制炎症。日常护理以保湿修复为核心,可选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每日涂抹3-5次维持皮肤水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