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空腹吃荔枝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严重时可引发荔枝病。荔枝含有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两种毒素,空腹食用可能抑制糖代谢,导致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
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会干扰人体糖异生过程,抑制脂肪酸氧化。当血糖水平较低时,这些物质会阻碍肝脏释放葡萄糖,使血糖进一步下降。儿童和体质较弱者更易受影响,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低血糖表现。长期空腹大量食用还可能损伤肝功能。
未成熟荔枝毒素含量较高,成熟度不足的果实风险更大。热带地区曾有儿童因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导致急性脑病的报道。荔枝病多发生在荔枝产区,与空腹食用及营养不良有关。发病时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
建议避免空腹食用荔枝,尤其是儿童和血糖不稳定人群。食用前可先进食主食类食物,单次食用量控制在10颗以内。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糖果或饮用糖水,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储存荔枝时应冷藏保存,避免食用变质或未完全成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