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猕猴桃吃多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口腔刺激或过敏反应。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蛋白酶,过量食用可能诱发腹痛、腹泻、口腔黏膜刺痛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或呼吸道过敏。
猕猴桃中的蛋白酶和有机酸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导致舌头发麻或刺痛感,这种反应在空腹时更明显。未完全成熟的猕猴桃酸性更强,可能加重牙齿敏感或胃酸反流。胃肠功能较弱者一次性摄入过多膳食纤维,可能引发腹胀、肠鸣或排便次数增加,甚至出现痉挛性腹痛。对猕猴桃过敏的个体可能出现嘴唇肿胀、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过敏反应,严重时需紧急就医。
儿童、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特别注意控制食用量。建议每日食用不超过2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避免与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同食以防加重消化负担。食用后出现持续腹痛、皮疹或咽喉紧缩感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成熟猕猴桃含糖量较高,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日常储存猕猴桃时应与苹果、香蕉等乙烯释放型水果分开放置,避免过快软化变质。对猕猴桃过敏者应避免接触果肉及果汁,加工食品需仔细查看成分表。选择外皮无破损、按压略有弹性的果实,过软或发酵气味的猕猴桃可能已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