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血瘀体质可以适量吃山楂、黑木耳、生姜、红糖、玫瑰花等食物,有助于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血瘀体质可能与气血运行不畅、寒凝血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晦暗、痛经、舌质紫暗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体质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山楂含有黄酮类物质和有机酸,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适合血瘀体质者饭后少量食用。可制成山楂糕或泡水饮用,但胃酸过多者需控制摄入量。
黑木耳富含多糖和胶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血瘀引起的肢体麻木有益。建议每周食用2-3次,凉拌或炖汤均可,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生姜中的姜辣素能温经散寒,改善寒凝血瘀导致的四肢发冷。可切片煮姜茶或作为调料,阴虚火旺者不宜过量食用。
红糖含铁量较高,能补血活血,尤其适合血瘀型痛经女性。经期可冲泡红糖水饮用,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用量。
玫瑰花有疏肝解郁、活血散瘀功效,适合气滞血瘀者泡茶饮用。每日5-8朵为宜,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应避免。
血府逐瘀胶囊由桃仁、红花等组成,适用于胸中血瘀证,能改善胸闷刺痛症状。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桂枝茯苓丸含桂枝、茯苓等成分,主治妇人瘀血阻络所致月经不调。经期需停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
复方丹参片含丹参、三七等,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胃溃疡患者慎用。
三七粉可散瘀止血,对跌打损伤后瘀肿有效。每日冲服1-3克,过量可能引起口干、头晕等反应。
大黄蛰虫丸含土鳖虫、大黄等,适用于瘀血内停积聚。体虚者需减量使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
血瘀体质者日常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避免久坐不动。冬季注意保暖,尤其腰腹部和四肢末端。每周可用艾叶泡脚2-3次,水温不超过42℃。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舒畅,长期症状未改善需及时就医进行中医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