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如何治疗

4.77万次浏览

葛剑 主任医师

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静脉补液、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间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面条等。症状缓解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黏膜修复。

2、补充水分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稀释的果汁。严重脱水时可考虑静脉补液。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预防脱水引起的并发症。

3、使用药物

针对不同病因可遵医嘱使用相应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对症治疗;腹痛明显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呕吐、无法经口进食或出现明显脱水症状的患者,需要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静脉补液可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葡萄糖和必需电解质。同时可静脉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止吐药、抗生素等。

5、手术治疗

极少数情况下,如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等。术后仍需继续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急性肠胃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恢复期间饮食要循序渐进,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平时要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