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益胃补肾的中药主要有黄芪、山药、枸杞子、熟地黄、黄精等。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健脾、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肾气不足引起的相关症状。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效。黄芪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同时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黄芪常与白术、党参等药物配伍使用,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等活性成分,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便溏。山药还能滋肾阴,缓解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等症状。鲜山药可煮粥食用,干品常与茯苓、莲子等配伍入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甜菜碱等成分,能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枸杞子可单独泡水饮用,或与菊花、熟地黄等配伍,治疗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长期适量服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熟地黄是补肾阴的常用药,能改善肾阴亏虚引起的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熟地黄常与山茱萸、山药等配伍组成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证。熟地黄含有梓醇、地黄素等成分,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填精的功效。黄精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口干舌燥,同时可缓解肾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黄精常与玉竹、麦冬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黄精多糖、甾体皂苷等活性成分。
使用益胃补肾中药时应注意辨证施治,脾胃湿热或实热证者不宜盲目进补。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避免自行长期大量服用。日常可配合适量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功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食用小米、南瓜、黑芝麻等健脾补肾食材。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