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血象高怎么回事

3.13万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血象高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调整用药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导致宝宝血象高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局部红肿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体温变化,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

2、病毒感染

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的血象改变,常伴随流涕、咽痛等症状。一般无须使用抗生素,可遵医嘱服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宝宝饮水量。

3、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变态反应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表现为皮肤瘙痒、打喷嚏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家长需记录宝宝饮食日记,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4、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会引起白细胞异常增殖,血象表现为各类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伴随贫血、出血倾向。确诊需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包括注射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片等化疗药物。家长发现宝宝存在持续发热、皮肤瘀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药物反应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一过性增高,通常停药后可恢复正常。若因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医生可能会调整为对血象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家长切勿自行给宝宝服用成人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家长发现宝宝血象异常时,应配合医生完善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保证宝宝充足睡眠,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血象持续不降或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时须立即复诊,不可仅凭单一血常规结果自行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