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运动医学科
肚子上的肌肉疼可能与肌肉拉伤、胃肠痉挛、腹膜炎、腰椎间盘突出、带状疱疹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休息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剧烈运动或搬运重物可能导致腹直肌或腹外斜肌纤维撕裂,表现为局部刺痛伴随活动受限。急性期可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缓解肿胀,48小时后改用扶他林乳胶剂按摩,配合微波理疗促进修复。日常应避免突然扭转躯干动作。
进食生冷或暴饮暴食会引发肠道平滑肌阵发性收缩,疼痛呈绞窄样并伴有肠鸣音亢进。可服用颠茄片解痉,配合热水袋热敷脐周。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肠易激综合征,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功能。
腹腔感染引发的腹膜炎症会出现全腹压痛伴肌紧张,常见于消化道穿孔或盆腔炎患者。需急诊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者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需禁食并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肠黏膜。
L1-L3神经根受压可放射至腹前壁,产生钝痛伴下肢麻木。急性期卧床休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恢复期建议进行五点支撑法腰背肌锻炼,避免久坐弯腰。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肋间神经时,会在单侧腹部出现簇集性水疱伴烧灼痛。早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抗病毒,配合普瑞巴林胶囊镇痛。皮损处可外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保持患处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建议避免腹部受凉及过度劳累,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呕吐需及时就诊。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神经修复,睡眠时采取屈膝侧卧位减轻腹肌张力。急性期后可尝试腹式呼吸训练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