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儿童食欲不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就餐环境、补充消化酶、中医推拿、药物治疗等方式调理。食欲不振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心理因素、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有关。
减少高糖高脂零食摄入,增加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牡蛎、瘦肉等,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将主食做成卡通造型,搭配色彩鲜艳的蔬菜水果,每日保证300-500毫升奶制品摄入。避免强迫进食,允许儿童在20-30分钟内自主决定进食量。
固定每日三餐时间,营造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避免用餐时批评教育。可让儿童参与食物准备过程,使用专属餐具提升进食兴趣。家长需保持规律作息,以身作则完成餐桌进食,减少电视手机等干扰因素。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可遵医嘱短期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这类药物含有脂肪酶、蛋白酶等成分,能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使用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变化,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采用补脾经、摩腹、捏脊等手法,每日早晚各进行5-10分钟。重点按摩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推拿前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手法需轻柔有节律,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后进行。
针对病理性食欲减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胃消食口服液、醒脾养儿颗粒等中成药。细菌感染引起的需配合阿莫西林颗粒治疗,锌缺乏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所有药物使用前需排除过敏史,严格遵循医嘱剂量。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记录每日实际进食量及食物种类。保持适度户外活动,每日保证1-2小时阳光照射。若持续2周未见改善或伴随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消化专科。避免自行使用开胃偏方或成人药物,注意观察进食后有无腹痛、皮疹等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