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出血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但需警惕潜在疾病对妊娠的影响。大便出血可能与痔疮、肛裂、肠道炎症或消化道出血有关,建议孕妇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孕妇出现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痔疮或肛裂。妊娠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形成痔疮。排便时干硬粪便摩擦肛管黏膜可能造成肛裂。这两种情况引起的出血量较少,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一般不会影响胎儿发育。日常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肛门清洁、温水坐浴等方式缓解症状。
少数情况下,大便出血可能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或消化道溃疡、息肉等病变。这些疾病若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孕妇贫血、营养不良,间接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若出血呈暗红色或柏油样,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孕期应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尤其禁用含有麝香、冰片等成分的外用药。
孕妇出现大便出血应注意记录出血频率、颜色及伴随症状,避免久坐久站加重盆腔充血。饮食需保证每日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推荐食用西梅、火龙果等润肠食物。如出血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应尽快到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粪便隐血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