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内痔和外痔可通过发生部位、症状表现及检查方式进行区分。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和脱出;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常伴随肛门疼痛和异物感。明确诊断需结合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检查。
内痔发生于直肠末端齿状线以上的黏膜下静脉丛,表面覆盖直肠黏膜。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下静脉丛,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齿状线是区分两者的解剖标志,可通过肛门镜直接观察定位。
内痔早期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严重时可出现痔核脱出但多能自行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边缘肿块,伴有持续钝痛或排便时剧痛,血栓性外痔可触及硬结并伴局部皮肤紫暗。
肛门指检可触及外痔的皮下硬结,但对高位内痔检出率低。肛门镜检查能清晰显示齿状线位置,内痔呈紫红色半球形隆起,外痔可见肛缘皮肤皱襞充血肿胀。必要时可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内痔长期脱出可能导致黏膜糜烂和贫血,嵌顿时引发剧烈疼痛。外痔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肿痛,反复炎症可造成皮赘增生。混合痔则兼具两者特征,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内痔早期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行硬化剂注射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痔以高锰酸钾坐浴缓解症状为主,血栓性外痔需手术剥离。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保持每日规律排便,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饮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西蓝花、燕麦等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便血或肛门肿痛超过3天未缓解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