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口腔颜色发黄通常不是癌症的表现,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染色、口腔黏膜病变等因素有关。口腔颜色异常主要有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菌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癌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口腔颜色发黄最常见的原因是口腔卫生不佳。长期不认真刷牙或使用牙线可能导致牙菌斑堆积,牙齿表面附着色素沉积,呈现黄色。吸烟、饮用咖啡或浓茶等深色饮料也容易造成牙齿染色。这类情况通过加强口腔清洁,如使用美白牙膏、定期洗牙,通常可以得到改善。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导致牙釉质较薄,牙本质颜色透出,也会显得牙齿偏黄。
口腔黏膜发黄可能与口腔黏膜病变有关。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可能出现网状白色条纹伴周围黏膜黄染,常伴有灼痛感。口腔念珠菌感染时,黏膜可能出现黄白色伪膜,刮除后可见充血创面。这些疾病需要口腔科医生通过临床检查确诊,治疗包括局部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等药物。长期佩戴劣质义齿或口腔修复体刺激也可能导致局部黏膜颜色改变。
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颜色异常。肝胆疾病患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出现口腔黏膜黄染,常伴有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舌背黏膜萎缩、颜色变淡或发黄。这些情况需要结合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测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极少数情况下,口腔癌可能导致局部黏膜颜色改变。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可能表现为红色或白色斑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溃疡、增生,表面可覆盖黄白色坏死组织。但单纯口腔颜色发黄而无其他症状时,癌症的可能性很低。口腔癌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颜色异常的基础。建议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减少咖啡、浓茶等易染色饮品的摄入。发现口腔黏膜颜色改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活检或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