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该怎么办

5.63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非哺乳期乳腺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理、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非哺乳期乳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乳腺导管阻塞、免疫力下降、外伤刺激、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控制细菌感染。若伴随明显疼痛,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局部红肿明显者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抗炎。使用药物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每日冷敷15-20分钟。慢性期或肿块形成后可尝试热敷促进炎症吸收,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超短波理疗或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哺乳期后残留的乳汁淤积可通过轻柔按摩辅助排出。

3、饮食调理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增加西蓝花、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摄入。限制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可饮用蒲公英茶、金银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代茶饮。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多属肝郁气滞或热毒蕴结,可选用逍遥丸疏肝解郁,配合乳癖消片软坚散结。局部外敷金黄散或如意金黄散可消肿止痛。针灸选取膻中、期门、足三里等穴位疏通经络。需注意中药需辨证使用,避免长期服用苦寒药物损伤脾胃。

5、手术治疗

对于形成脓肿的病例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定期换药。反复发作的慢性乳腺炎可考虑病变导管切除术。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所有手术方案需经乳腺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避免局部压迫。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每月月经干净后3-5天可进行乳腺自检,发现肿块、皮肤凹陷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过度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治疗期间禁止吸烟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前往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