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近视矫正方法主要有佩戴框架眼镜、佩戴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晶体植入手术等。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通过凹透镜片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适合轻度至中度近视患者,具有安全、可逆、成本低的特点。镜片材质包括树脂、PC等,需定期验光调整度数。日常需注意清洁镜片,避免高温或重压导致变形。
隐形眼镜直接贴附于角膜表面,分为软性和硬性透氧型。适合对美观要求高或运动需求者,但需严格遵循佩戴时长和清洁规范。可能引发干眼、角膜缺氧等问题,不建议长期连续使用。需定期眼科检查评估角膜状态。
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白天裸眼视力清晰。适用于600度以下近视且角膜条件达标者,需严格遵循验配和复查流程。可能引起角膜上皮损伤,需配合人工泪液使用。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屈光度,包括全飞秒、半飞秒等术式。适合18岁以上且度数稳定的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厚度和形态。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眩光,需避免揉眼并遵医嘱用药。代表性术式有SMILE、LASIK等。
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高度近视,适用于角膜薄或超高度近视者。手术可逆性强但属于内眼操作,需预防感染和青光眼等并发症。常见术式包括ICL、PRL,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和晶体位置。
近视矫正需根据年龄、度数、角膜条件等个性化选择。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控制用眼时间,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避免昏暗环境用眼。高度近视者每半年需检查眼底,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矫正后仍需注意用眼卫生,定期复查视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