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主动脉狭窄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主动脉狭窄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微创介入治疗方式,适用于中重度狭窄且手术风险高的患者。通过股动脉植入人工瓣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并监测瓣膜功能。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适用于年轻患者或合并其他心脏病变者。传统开胸手术可选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术后需终身抗凝或定期复查。微创小切口手术恢复更快,但适应证较严格。
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肥胖者需减轻体重,减少心脏负担。
术后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出现心悸、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者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在2-3之间。疫苗接种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狭窄患者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家属应学会监测脉搏和血压,记录每日出入量变化。外出时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情和用药信息。任何新发症状都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不可延误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