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为什么会得川崎病

1.96万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得川崎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异常、感染因素、环境刺激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遗传易感性

部分患儿存在特定基因变异,如ITPKC、CASP3等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川崎病发病概率。这类患儿发病后需密切监测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上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控制炎症反应。

2、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调节失衡可能导致过度炎症反应,表现为T细胞异常活化及细胞因子风暴。患儿可能出现手足硬性水肿、指端脱皮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严重时可考虑醋酸泼尼松龙片辅助治疗。

3、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触发免疫应答,如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患儿常伴有咽部充血、草莓舌等表现。除规范使用免疫球蛋白外,可配合双黄连口服液辅助退热,但需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4、环境刺激

气候变化、污染物接触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疾病。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5、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炎症反应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引发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除常规治疗外,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血管炎症。

家长发现孩子持续发热超过5天伴皮疹、眼红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需保持低脂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监测冠状动脉情况至少2年。注意观察孩子有无乏力、胸痛等异常表现,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