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腹泻呈水样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过敏反应、乳糖不耐受、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暂停食用生冷、油腻及高糖食物,选择米汤、米糊、苹果泥等低渣饮食。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家长需注意少量多餐,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每10-15分钟喂服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散剂,按说明书配制。家长需观察孩子尿量、精神状态,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立即就医。
用40℃左右温水袋隔衣敷于腹部,每次15分钟缓解肠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热敷后及时擦干皮肤。家长需配合顺时针按摩脐周,促进肠道蠕动恢复。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呕吐无法进食、眼窝凹陷等严重脱水表现,需立即就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明确病原,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家长需保留新鲜大便样本备检。
恢复期继续清淡饮食1-2周,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避免重复感染。观察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若3天后未改善或出现新症状需复诊。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促进肠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