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过敏性紫癜多数情况下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但存在复发可能。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累及肾脏等因素有关。
过敏性紫癜患儿若仅表现为皮肤症状,通常预后良好。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卧床休息及短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症状可在数周内消退。部分患儿需配合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改善血管通透性。家长需注意观察皮肤紫癜变化,避免抓挠受损皮肤。
当出现关节肿痛或腹痛时,可能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累及胃肠道者需警惕肠套叠等并发症,此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片可能作为短期治疗选择。家长应记录患儿腹痛发作频率及排便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肾脏受累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约半数患儿会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多数可在6个月内恢复。少数进展为肾炎者需长期随访,必要时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联合治疗。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
过敏性紫癜复发率较高,约三分之一的患儿会在数月内再次发作。反复发作可能与持续接触过敏原、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链球菌感染、食物过敏原如鸡蛋牛奶、药物如抗生素等。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暂时规避可能致敏的海鲜、坚果等食物。若出现新发紫癜或尿色异常,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