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间歇性低烧需警惕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核病、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间歇性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波动,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患儿可能出现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孩子多饮水。
尿路感染常见于女童,可能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应注意孩子会阴部清洁,督促其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患儿除低烧外,可能伴有盗汗、体重下降、咳嗽超过两周等症状。诊断需结合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治疗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家长需确保孩子规律服药,并注意营养补充。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病因尚未明确,患儿可能出现持续发热、结膜充血、皮疹、手足硬肿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该病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患儿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家长需注意让孩子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间歇性低烧时,应每日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变化,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保持孩子饮食清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避免让孩子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若低烧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精神萎靡、皮疹等异常表现,须立即就医。就医时可提前整理好孩子的体温记录、用药史等信息,便于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