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脏有洞怎么回事

4.48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新生儿心脏有洞可能由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多汗、体重增长缓慢、口唇青紫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可能与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轻度缺损可能自行闭合,中重度缺损需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必要时需手术修补。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常与遗传因素或孕期感染有关,患儿易出现喂养中断、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小型缺损可能随年龄增长闭合,中型缺损需使用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依那普利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大型缺损需尽早手术干预。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多见于早产儿,与血管收缩物质不足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脉压增宽、连续性心脏杂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吲哚美辛栓促进导管闭合,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行导管结扎术。

4、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属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特征性表现为阵发性缺氧发作、杵状指。需使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预防缺氧发作,并通过分期手术矫正解剖畸形,多数患儿需在1岁内完成根治手术。

5、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常合并唐氏综合征,患儿早期即可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需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片、波生坦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并尽早进行外科矫治手术。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呼吸、心率及体重变化,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方式,避免过度哭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完成疫苗接种,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术后患儿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根据心功能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