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发烧可能是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引起,辨别需结合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细菌性感染常见表现有高热持续不退、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病毒性感染多为中低热反复、清涕或咳嗽、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建议家长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因。
细菌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且持续不退,对退烧药反应较差。病毒性感染多为中低热,体温多在38-38.5摄氏度波动,发热呈间歇性,服用退烧药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幼儿急疹等特定病毒感染也可能出现高热,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细菌性感染常见局部化脓性表现,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见咽喉脓苔,中耳炎可见耳道流脓,尿路感染可能出现排尿哭闹。病毒性感染多伴随流清涕、阵发性干咳、结膜充血等全身症状,手足口病会出现口腔疱疹,轮状病毒感染常伴水样便。
细菌性感染未经治疗时症状往往逐渐加重,发热持续3天以上无缓解趋势。病毒性感染发热通常3天内开始自行减退,但流感等病毒感染可能持续5-7天。家长需注意观察热峰间隔是否延长、精神状态是否改善。
血常规中细菌感染多表现为白细胞总数超过1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病毒感染通常白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但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
对于疑似细菌感染可进行分泌物培养、血培养或尿培养明确病原体。病毒性感染可通过咽拭子核酸检测快速诊断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时其水平显著升高,病毒感染多为轻度增高。
家长发现宝宝发热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减少衣物散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注意补充水分,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需经医生评估后决定治疗方案。发热期间建议食用易消化的米粥、面条,暂停添加新辅食。若出现嗜睡、抽搐、皮疹或发热超过72小时不退,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