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发烧39度怎么降温

3.86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一岁宝宝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式处理。发热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可配合退热贴敷于额头,需每2小时更换一次。若宝宝出现寒战需暂停物理降温并注意保暖。

2、药物降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一岁宝宝适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给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服药后仍持续高热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3、补液护理

少量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或温水,每次10-15毫升,间隔15-20分钟。可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拒绝饮水的宝宝可用滴管缓慢喂服,避免强迫灌喂引发呛咳。若出现口唇干燥、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急诊处理。

4、病情监测

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注意观察有无皮疹、呕吐、嗜睡等伴随症状。发热超过24小时未退或体温反复升至40摄氏度以上,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特别警惕热性惊厥发作,表现为四肢抽动、意识丧失,发作时应侧卧防止窒息。

5、感染控制

疑似幼儿急疹、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感染时,需隔离护理并消毒玩具餐具。细菌性中耳炎、尿路感染等需按疗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宝宝应排查流感、麻疹等传染病可能。

发热期间保持宝宝安静休息,暂停添加新辅食。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退热后仍有3-5天恢复期,需逐步增加活动量。日常注意接种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定期体检排查潜在免疫缺陷问题。如发热伴随拒食、精神萎靡或出现瘀斑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