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精神病和神经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精神心理障碍,后者属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精神病主要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通常与大脑神经递质异常、遗传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这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例如幻觉妄想、情绪极端波动或社会功能退化。诊断主要依靠精神检查和行为观察,治疗多采用抗精神病药物配合心理干预。神经病则是指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性疾病,由感染、外伤、退行性变等导致。这类疾病常伴随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共济失调等客观体征,需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康复训练或手术干预。
虽然两类疾病都可能影响认知功能,但精神病患者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阳性发现,而神经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多继发于脑部病变。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可能同时表现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此时需要神经科与精神科联合诊疗。临床中还存在躯体症状障碍等心身疾病,其症状表现与神经系统疾病相似,但病理机制属于精神心理范畴。
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专科就诊,精神心理问题可前往精神科或心理科,神经系统症状需到神经内科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护神经系统健康,培养积极心态和社交支持能降低精神疾病发生概率。两类疾病均需避免自行用药,严格遵循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