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儿童脚底脱皮可能由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湿疹、维生素缺乏、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真菌治疗、外用激素药膏、补充维生素、避免过敏原等方式缓解。
儿童脚底皮肤角质层较薄,汗腺发育不完善,若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或环境湿度低,可能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表现为局部脱屑无红肿,可涂抹含尿素软膏或凡士林进行保湿,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洗脚。家长需每日检查孩子足部情况,冬季可适当使用加湿器。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袭足底皮肤会引起足癣,表现为环状脱皮伴瘙痒,可能蔓延至趾缝。确诊需通过真菌镜检,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鞋袜需每日煮沸消毒。家长应注意公共场所避免光脚行走,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质袜子。
特应性体质儿童接触洗涤剂或化纤织物可能诱发足部湿疹,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丘疹伴脱屑。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湿敷,慢性期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家长需记录孩子饮食起居寻找诱因,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
长期挑食导致维生素B族或锌元素摄入不足时,会引起皮肤代谢异常。除脚底脱皮外可能伴有口角炎,可通过血清微量元素检测确诊。建议增加瘦肉、蛋黄等食物,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或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家长应培养孩子均衡饮食习惯。
新鞋染料或橡胶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接触部位边界清晰的脱皮、水疱。急性期需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破损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家长选购童鞋时应查看材质标识,首次穿着前用酒精棉片擦拭内衬,出现症状立即停用致敏物品。
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着纯棉透气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若脱皮持续加重或出现渗液、脓疱,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等食物,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效果最佳。家长应定期修剪孩子趾甲防止抓伤,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鞋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