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高度近视,请教医生,

4.71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可能伴随眼底病变风险增加,需定期眼科检查并采取防控措施。

1、定期眼底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每年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重点关注视网膜变薄、黄斑区病变或视网膜裂孔等异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早期发现黄斑劈裂或后巩膜葡萄肿,眼底照相可记录视网膜变化轨迹。若出现飞蚊症增多或闪光感需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脱离。

2、控制近视进展

青少年患者可考虑角膜塑形镜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延缓度数增长。成年人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40分钟远眺5分钟。研究显示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延长,阳光刺激可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

3、警惕并发症

高度近视可能并发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或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前兆包括突发视野缺损或视物变形,需紧急处理。青光眼筛查应包含眼压测量和视神经评估,白内障患者可选择屈光性晶体置换术改善视力。

4、科学矫正视力

框架眼镜建议选择高折射率镜片减轻重量,隐形眼镜优先考虑透氧性好的材质。近视激光手术需通过角膜厚度评估,ICL晶体植入适用于角膜薄的患者。所有矫正方式均需在专业验光后选择。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拳击等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的活动。保持均衡饮食,补充叶黄素和锌等营养素。控制血糖血压可降低血管性眼底病变风险,戒烟能减少脉络膜缺血概率。

高度近视患者应建立终身眼健康管理意识,除常规验光外,建议每6个月测量眼轴长度。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环境光照不低于300勒克斯。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视野缺损时须24小时内就诊,避免延误黄金治疗时机。日常可进行眼球转动训练和热敷缓解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