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朵里肿了一个包可通过热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耳朵里肿包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疖肿、淋巴结炎、肿瘤等因素有关。
早期红肿未化脓时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热敷期间避免挤压肿块,保持耳部干燥清洁。
局部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每日涂抹2-3次。若伴随明显疼痛,可配合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用药3天后若无改善需及时就医。
感染严重时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伴有明显疼痛可加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对于已形成脓肿的皮脂腺囊肿或疖肿,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排脓。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创面清洁。穿刺后可能需放置引流条,避免脓液积聚导致复发。
反复发作的皮脂腺囊肿或怀疑肿瘤性病变时,需行手术完整切除。常见术式包括耳部肿物切除术、外耳道成形术等。术后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恢复期避免耳部进水或受压。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保持外耳道干燥。洗头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进水。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若肿块持续增大、伴随听力下降或面瘫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排查肿瘤可能。耳部肿物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