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轻微尿道下裂通常不能自愈,需要医疗干预。尿道下裂是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性畸形,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微尿道下裂属于轻度范畴。
轻微尿道下裂表现为尿道开口位于阴茎远端,但未达到正常龟头顶端位置,可能伴随轻度阴茎弯曲。患儿排尿功能通常不受明显影响,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成年后的性功能和心理状态。轻微尿道下裂的治疗以手术修复为主,手术时机多选择在6-18月龄,此时阴茎发育达到适合手术的尺寸,且患儿记忆尚未形成,可减少心理创伤。手术方式包括尿道成形术和阴茎矫直术,需根据个体解剖特点选择合适术式。
极少数情况下,轻微尿道下裂可能随生长发育出现尿道开口位置上移现象,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愈,且无法预测发生概率。临床观察发现,未经治疗的轻微尿道下裂患者在青春期后可能出现尿道口狭窄、反复尿路感染等问题。部分患者因长期异常排尿姿势导致心理障碍,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对于合并隐睾或腹股沟疝的患儿,更需尽早评估是否需同期手术治疗。
术后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定期随访评估排尿情况和阴茎发育状态,青春期前需监测有无尿道狭窄或瘘管形成。家长应学习正确的术后护理方法,观察患儿排尿是否呈直线、有无尿线变细或排尿疼痛等症状。成年后需关注性生活质量和心理适应情况,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