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宝宝晚上鼻塞白天正常可能与生理性鼻黏膜肿胀、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姿、清洁鼻腔、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
夜间平躺时鼻腔血流增加可能导致鼻黏膜轻微肿胀。家长可抬高宝宝头部15-30度,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如诺斯清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帮助湿润鼻腔。避免卧室空气干燥,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
尘螨或冷空气刺激可能引发夜间鼻塞。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伴有眼部瘙痒。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或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周用60摄氏度热水清洗床品,减少毛绒玩具摆放。
病毒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夜间鼻塞,随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可配合医生使用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缓解症状,或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
长期夜间鼻塞伴张口呼吸、打鼾需警惕腺样体肥大。可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轻度肥大可尝试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重度可能需手术切除。
平卧时胃酸刺激鼻咽部可能导致反射性鼻塞。表现为喂奶后哭闹、弓背动作。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20-30分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颗粒。
家长应每日记录鼻塞发作时间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成人减充血剂。哺乳期母亲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白天可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呼吸道适应能力。若鼻塞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呼吸费力、拒奶等情况,需立即就诊儿科或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