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发烧时脸部通常会发烫。发热是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的常见反应,由于面部血管丰富且皮肤较薄,体温升高时更容易出现发烫现象。
发热时体内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皮肤血管扩张以增加散热。面部毛细血管密集,血流加快会使皮肤温度明显升高,触摸时有灼热感。部分宝宝可能伴随脸颊潮红、额头出汗等症状,这与体温上升阶段产热增加有关。测量体温可发现腋温超过37.3摄氏度或耳温超过38摄氏度,此时需及时进行物理降温。
少数情况下如严重脱水或循环障碍时,可能出现四肢冰凉而面部发烫的现象。这种情况提示末梢循环不良,需警惕高热惊厥风险。若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呕吐或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无论脸部是否发烫都应立即就医。
家长发现宝宝脸部发烫时,应先测量体温确认发热程度。低热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方式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中高热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同时保证适量饮水。注意观察有无皮疹、抽搐等伴随症状,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