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宝宝尿道口狭窄可能引起排尿疼痛、尿流变细等症状,但个体感受差异较大。尿道口狭窄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反复刺激或外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情评估不适程度。
轻度尿道口狭窄可能仅表现为尿线分叉或排尿时间延长,宝宝可能无明显哭闹。部分患儿因尿道黏膜水肿轻微,排尿时仅有局部灼热感,通过增加饮水量、温水坐浴等护理可缓解。临床常见这类患儿在尿常规检查中无异常发现,尿道造影显示狭窄段长度较短。
中重度狭窄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尿路感染,此时宝宝会出现明显痛苦表现。排尿时可能伴随剧烈哭闹、弓背姿势,尿流呈滴沥状甚至中断。长期未干预可能引发膀胱壁增厚、肾积水等并发症。这类情况常见于尿道瓣膜病或严重瘢痕性狭窄,尿道探子检查可发现明显阻力。
建议家长观察宝宝排尿频率、尿流形态及伴随症状,记录异常排尿时的具体表现。日常护理应保持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尿布,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若出现排尿哭闹、尿布持续干燥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小儿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或尿道造影明确狭窄程度,必要时行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