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是什么原因

2.24万次浏览

黄钟明 副主任医师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急迫性尿失禁可能由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急迫性尿失禁可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与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感觉过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药物抑制膀胱过度收缩。行为训练如定时排尿、盆底肌锻炼有助于缓解症状。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逆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下腹坠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日常需多饮水冲刷尿道,保持会阴清洁。

3、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控制障碍、排便异常、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配合间歇导尿管理排尿。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

4、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可能与尿液浓缩、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中断、血尿、下腹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或通过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取出结石。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毫升以上,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

5、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可能与雄激素水平变化、细胞增殖失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残余尿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梗阻,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避免久坐及辛辣饮食刺激。

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需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每日饮水量与排尿次数。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睡前2小时减少液体摄入。穿着透气吸湿的内衣,随身携带备用衣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肿瘤、神经源性膀胱等严重病因。长期症状未缓解者可咨询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