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人咽白喉的原因

5794次浏览

周冬 副主任医师

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成人咽白喉通常由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引起,可能与环境接触、免疫力低下、未接种疫苗、慢性疾病、局部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咽白喉主要表现为咽部灰白色假膜形成、发热、咽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环境接触

白喉棒状杆菌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成人若长期处于人群密集或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可能通过吸入含菌飞沫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感染。发病后需隔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青霉素钠、白喉抗毒素注射液等,同时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2、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因免疫功能受损更易感染。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假膜范围广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等重症表现。治疗需在抗感染基础上联合免疫调节,如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并严格监测心肺并发症。

3、未接种疫苗

我国常规免疫规划包含百白破疫苗,但部分成人因未完成基础免疫或抗体水平下降可能丧失保护力。此类人群感染后假膜可蔓延至喉部导致窒息风险。预防性措施包括补种吸附白喉疫苗,治疗时需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4、慢性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局部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有利于细菌定植。此类患者发病时除典型咽白喉症状外,常合并原有疾病加重。治疗需清除病灶,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辅助控制混合感染,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

5、局部黏膜损伤

咽喉部手术、异物损伤或化学刺激后,破损黏膜易成为细菌入侵门户。此类情况起病急骤,可能出现出血性假膜。除规范使用注射用红霉素等药物外,需局部清创并预防继发感染,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预防咽白喉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高危人群应接种疫苗强化免疫。发病后需严格卧床休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减少吞咽疼痛。治疗期间监测心肌酶与心电图,警惕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所有用药均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