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引发多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可能与心肌缺血、坏死等因素有关。
心肌梗死时,受损的心肌细胞电活动不稳定,容易触发室性早搏。室性早搏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心室搏动,患者可能感到心悸或心跳漏跳。若频繁发作可能进展为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超过100次/分且节律不规则,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这两种心律失常通常与梗死部位相关,前壁心肌梗死更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发作。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注射液或胺碘酮片,必要时需植入临时起搏器。
心肌梗死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监测血压和心率。若出现心悸、头晕或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