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保护孩子视力可通过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调整用眼环境、均衡饮食、定期视力检查等方式实现。视力下降可能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眼部疾病等因素有关。
连续近距离用眼不超过30分钟,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需定时休息。建议采用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外的物体20秒。避免在移动环境中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减少视频类内容的使用时长。家长需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表,将学习与娱乐时间分段安排。
每日保证1-2小时日光下的户外活动,自然光线能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可锻炼眼部调节功能。避免在强光直射下活动,必要时佩戴防紫外线儿童太阳镜。家长应主动陪伴孩子参与户外游戏,替代室内电子娱乐。
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的视物距离,书本与视线夹角呈90度。室内光照强度应维持在300-500勒克斯,使用无频闪的护眼台灯补充局部照明。电子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协调,避免黑暗环境中使用发光设备。课桌椅高度需随孩子身高调整,确保坐姿端正不驼背。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胡萝卜,摄入含叶黄素的菠菜、西蓝花等深色蔬菜。增加深海鱼类摄入以获取DHA,坚果类食物可提供维生素E。控制高糖食品摄入,过量糖分可能影响巩膜胶原代谢。乳制品中的钙质有助于维持眼压稳定,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保护角膜健康。
3岁起每6-12个月进行专业验光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发现眯眼、揉眼、歪头视物等异常行为时及时就医。假性近视可通过散瞳验光鉴别,真性近视需遵医嘱配镜矫正。角膜塑形镜适用于特定条件的近视控制,需在专业机构验配。家长应保存历次检查报告以便对比发展趋势。
日常生活中需保证每天8-10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读写时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姿势规范,避免趴着或躺着用眼。选择印刷清晰、字号合适的课外读物,电子设备优先选用大屏幕显示。出现眼干涩时可适当热敷,持续不适需排除干眼症可能。建议每学期调整一次座位位置,避免长期固定角度注视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