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因

3.03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有心肌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引发收缩功能减退。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治疗需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辅以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严重者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失代偿。早期表现为劳累性心悸,进展期出现肺淤血症状。动态血压监测可明确诊断,建议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室重构,同时限制每日钠盐摄入。

3、心脏瓣膜病

退行性瓣膜钙化或风湿性瓣膜病变导致血液反流或流出道梗阻,增加心脏做功负荷。特征性体征包括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或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为确诊依据,轻中度病变可用呋塞米片减轻前负荷,重度二尖瓣狭窄需行经导管球囊扩张术。

4、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多见,与年龄相关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纤维化。临床以全心扩大和顽固性水肿为特点,心电图显示广泛导联低电压。需长期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延缓心室扩张,合并心律失常时加用盐酸胺碘酮片,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负荷,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典型表现为桶状胸和下肢凹陷性水肿,动脉血气分析显示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核心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改善通气,配合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急性加重期需无创通气支持。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注意观察夜间平卧后咳嗽、尿量减少等早期心衰加重征兆,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NT-proBNP指标。所有药物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