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痉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胃痉挛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疾病、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
胃痉挛发作时应暂停进食,待症状缓解后可少量饮用温开水或米汤。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减少咖啡、浓茶、酒精摄入。规律进食,每餐七分饱,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痉挛通常无须用药,调整饮食结构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放松胃肠平滑肌。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该方法适用于受凉或轻度饮食刺激导致的胃痉挛,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发热、便血需及时就医。
胃肠解痉药如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可抑制平滑肌痉挛;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解热镇痛药同服。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引发的痉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调和脾胃气机,艾灸神阙穴能温中散寒。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适用于肝气犯胃型痉挛,香砂养胃丸对脾胃虚寒型有效。推拿按摩可采用摩腹法,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200-300次。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连续调理2-4周效果更佳。
对于胃穿孔、幽门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引发的顽固性痉挛,可能需腹腔镜探查或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需禁食24-48小时,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手术干预仅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约占胃痉挛患者的5%-8%。
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夏季不过量食用冷饮。建议记录饮食日志,排查诱发痉挛的食物。若每月发作超过3次或疼痛放射至背部,需进行胃镜排查胃癌、胰腺炎等疾病。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舒缓项目,避免饭后立即剧烈活动。